农民的人身控制开始变得松弛,从此,人丁税在国家税收中渐渐不再居于主要地位。
但是,随着唐末军阀混战,军费徒增,至五代时,各个割据政权均在其辖区内加征“身丁钱”。
大周朝立国之后,各地仍延旧制征收。其男子二十成丁,六十为老,在此年龄范围内不分主、客户均须负担。各地税制也各不相同,如洺州每丁纳钱六百九十五文,磁州五百九十四文,成为百姓的一项额外苛赋。
地方官想多捞钱,老百姓不堪重负,很自然的也就选择了瞒报人口。
李中易也不知道民间究竟隐瞒了几成人口,只是从来往的商户以及各地的线报那里,间接的知道,各地民间人口的瞒报率,大约都在五成左右。
由此计算下来,整个大周的人口,总计也不过四千多万而已。
以区区四千万人,若是养活三十万甚为消耗钱粮的精兵,民间的负担显然过重。
归根到底,契丹国的疆域太过于庞大,又是迁移流动性极强的马上民族,其全国真正动员起来,带甲百万绝对不是梦。
将来,李中易的手头若是没有二十万以上的精锐兵马,很难将契丹主力合围,并一举灭国。
道理其实是明摆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