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根本性因素有二,一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无法集中资源和人力对抗契丹人;二则被上升阶段的契丹人,给杀破了胆,彻底丧失了反抗的意志。
如果说,李中易第一次全歼四万余契丹人,带有浓浓的侥幸性。那么,这一次从正面击破契丹人重兵防守的城池,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辉煌胜利。
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半则击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弱则能避之!
也就是说: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李中易总共只领了六万兵马西出榆关,无论怎么计算,都不可能达到四倍于敌的程度。
在这个冷兵器的时代,一方的兵力哪怕十倍于对手,也极难攻破守方的城池,往往会变成旷日持久的围困战。
李中易刚在安喜城前扎下大营,第一晚便从正面攻破了城门,冲杀了进去。
饱读史书的大才女萧绰,不由倒吸了好几口凉气,这实在是太过于骇人听闻了。类似的战例,此前闻所未闻,根本无法想象,破城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