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嘴皮子大肆宣扬出去。
这么一来二去的,李中易不重视读书人的“铜臭子”恶名,算是进一步被坐实了。
对于外面流传的闲言碎语,李中易通过各种消息渠道早有掌握,也都一笑而过,丝毫也不在意。
情报头子李延清曾经多次建议,要把污蔑李中易的读书人,抓一批关一批再杀一批,看谁还敢乱嚼舌头根子?
李中易当时只说了两句话,令李延清的印象极其深刻:书生造反,一万年不成。即使不马上重用他们,还不许他们发一发牢骚么?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其实是很有些道理的。
因为铜臭子的恶名在外,珍惜自家羽毛的官宦世家子弟,不可能主动来投他。
来投奔李中易的读书人,大多是不得志的穷书生。这些人刚来平卢,就想当官,而且惦记着可以捞钱的好位置。
李中易有时候都觉得这些人是来搞笑的,这些所谓的读书人,穷得连路费都要他报销,甚至连一亩地产出多少粮食,都一无所知,居然张嘴就要知县或是主簿的好位置。
出口就是之乎者也,以及文章道德,居然羞耻于管理俗务,李中易对于这种人,是打心眼里瞧不起的。
尼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