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左子光,淡泊了许多。
两个弟子在前边勾心斗角,李中易则舒舒服服的坐在“血杀”的背上,眯起两眼,漫不经心的观察着营州城头的动静。
隔着老远,李中易就见营州城上警锣狂响,人头攒动,人声鼎沸,尘土飞扬。
“爷,契丹人治下的营州,承平日久,城防竟然废驰到此等程度……”李云潇唉声叹气的说,“嘿嘿,若是我军趁夜偷袭,一准得手。”
李中易微微一笑,此次西出榆关,夺城为辅,牵制住南京道的精锐辽军,才是重要目的。
最近,李中易虽然扩充了近卫军,并且,另有五千新军正在训练之中。
算上原有的两万余人,李家军陡然壮大到了接近三万人的规模,李中易心里很明白,他的实力能有今日之强盛,全都拜契丹人南侵所赐。
有人劝说过李中易,既然朝廷疑忌于他,不如养寇自重,让朝廷不得不仰仗他的护佑。
可是,李中易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大民族主义者,站在整个汉民族的立场之上,契丹人一天不衰落,或是垮掉,就始终是威胁中原华夏子民的首恶。
民族大义面前,不容李中易有丝毫退缩,所以,在吃掉了契丹人中路军的四万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