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也吃准了朝廷的心思,换俘这种事情,只可能悄悄的进行,绝对不可能公然发诏书。
如果朝廷公开发布诏书,那反而会惹来满城风雨,让所谓的朝中清流们破口大骂,朝廷还百口莫辩。
更重要的是,以李中易的身份地位,其实完全可以不奉诏。
凡事有果必有因,本朝与士大夫共天下,这虽然是宋太祖登基之后钦定的立国根本,其实也是继承了后周时期树立起来的崇文抑武的光荣传统。
如今李中易光明正大的撂了挑子,杨炯当即傻了眼,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杨炯临来见李中易之前,反反复复的考虑过各种结果,唯独没有料到,李中易竟然会撒手不管此事。
虱多不咬,债多不愁,杨炯反复的默念着这两句名言,心里却一阵阵的发苦。
李中易的尴尬处境,明眼人谁不知道呢,杨炯知道的内幕比普通人更是多出十倍不止。
杨炯心里非常清楚,按照范质的想法,李中易率军回到开封之时,便是逐渐削其兵权之始,这已是既定方针。
现在,李中易显然也已经看透了这一层,所以,他甩手不管的后果,充其量也不过是交出兵权,当个富贵田舍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