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行动不是为了歼灭敌人,而是抢在耶律休哥召来本国大批精锐的前边,尽可能的靠近榆关。
谈归谈,打归打,走归走,不管和耶律休哥的谈判结果如何,李中易只要背着榆关,就已稳立于不败之地!
李中易心里始终保持着足够的清醒,他之所以能够在契丹人的地界上,呼风唤雨,纵横驰骋,根本性的因素是,趁其不备打了个时间差。
如果,契丹人倾其国的精锐扑上来围攻,别的且不说,单单是掐断粮道的大规模狼群战术,就足够李中易喝好几壶的。
凡事都有个度,李中易是个谨慎小心的个性,见好就收的优良传统,一直保持良好。
就在李中易于大胜之后,果断趁夜向东疾进的前几日,东京开封府内发生了一件大事:政事堂相公李筠,竟然暗中逃离了开封。
起因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潞州那边频繁传回急报,由于昭义军节度使李筠长期被扣留在开封城中,昭义军衙内都指挥副使刘继冲,暗中勾结契丹人以及北汉国主,公然起兵反叛。
据报,刘继冲率领的叛军,在北汉军的配合之下,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已经拿下了隶属于昭义军的两座县城,并且兵锋直指李筠的老巢——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