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过一段往事。抗战之初的老鬼子们,不仅枪法贼准,拼刺刀的小组合也毫不含糊的刁钻狠辣。
不仅如此,八路军的机枪组,必须打一梭子换个地方,边游边击。如果,八路军的机枪组不换地方的开火,顶多一分钟,小鬼子掷出的炮弹就会覆盖过来。
只要一提及小鬼子的掷弹兵,李中易的老八路爷爷,必定会咬牙切齿的痛骂不休。
八路军的机枪和弹药本来就少,熟练掌握射击技巧的老机枪手,更是牺牲一个,就少一个。
小鬼子的掷弹筒,首发命中率高达90%以上,这就给八路军各个部队,造成了非常大的损失。
李中易的那位八路军爷爷,亲口说过,不管是神枪手,还是神炮手,全都靠不要钱的枪或弹敞开来训练,才有可能喂得出来。
有了以往的经验,李中易格外的重点扶持高技术兵种——炮兵,做到了要啥给啥的程度,目的就是想好钢用在刀刃上。
炮兵,在攻城战中,完全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巨大作用,资源无论怎么倾斜过去,都不算是过分。
然而,一直让李中易很放心的李永堂,在首发炮弹标定试射后,经过修正弹道的五发炮弹,居然全部落了空,李中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