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避开了与既得利益集团争利的弊端,让劝农官能够顺利的推行下去。
在这个时代,没人会以为朝廷出一个好政策,地方上的官吏们就会真心拥护,并坚决贯彻执行。
政令不出开封城的情况,比比皆是,令人触目惊心!
很简单的逻辑,官制只要有所改动,必然会触及到一部分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
所谓改革,从来都是动别人的奶酪易,改自己的利益难!
改革,既有减法,也有加法。李中易在劝农官的事情上,采取的就是加法。相对而言,在州县衙门遇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在场的四位相公里边,除了李琼这个武夫之外,另外的三位相公,都是读书人出身。
读书人,有愚腐之辈,也有唯利是图之辈!
李中易原本就是超级现实的政客,他从来不担心唯利是图之辈出来搅局,就怕有些书呆子,打着道德的旗号,一根筋的闹着要死要活。
人要务实,才能生存和发展下去,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幸好,李中易选定内阁成员的时候,找的都是相对比较现实的宰相,而没有用所谓的鸿儒来作宰臣!
开门七件大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