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以及焦炭炼钢,不过,那还需要时间,远水救不了近火。
集中力量确实可以办大事,不过,那需要方法对路子,否则,就会造成巨大的浪费。
如今的大周国防手工业之中,最大的难点,其实是采用煤炭为燃料,炼出来的铁,因为杂质太多,非常之脆,很难直接用兵器。
李中易以前对于炼钢没有任何研究,他只知道,用煤炭炼钢肯定是错误的路径,用焦炭炼钢才是光明大道。
问题是,怎样将煤炭变成焦炭,这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反复的实验了。
比较幸运的是,军器监的好几位老工匠,都比较擅长反复锻打“百炼钢”的方法。具体的方法,一言以蔽之,在锻打炒揉生铁的过程中,不断的加木碳进去。
按照李中易的理解,这其实就是渗碳炼钢的一种特殊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钢料的硬度,而不至于太过薄脆。
攀登科技树,肯定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必须耐得住性子,忍受住寂寞。
尤其是最基础的材料科技,冶金核心配方的取得,没有几千几万次的反复摸索,根本不可能搞得出来。
以前,不管是军器监的工匠,还是三司工弩院里的工役,其实际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