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影子都没看见,更别提机器化大生产的工业革命了。
饭总要一口一口的吃,绝对不能拔苗助长,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绝对不能急!
当处于金字塔底层的工人或是手工业者的数量足够多之时,在规模效应的影响下,其中的佼佼者才有机会脱颖而出,通过不断的改进技术,最终发明出取代人力、畜力的蒸汽机。
现代中国,在改开四十年之后,已经拥有了整个人类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产业基础,并且每年毕业的理工科学生,多达好几百万。
哪怕这些理工科学子,95%以上是废材,仅有5%的人才,从绝对数量来说,也至少有几十万之众。
庞大的消费人口基数,每年新增几十万有能力的工程师,集中力量办大事体制下的行政效率极高,这些才是工业中国崛起的真正支柱。
李中易是以法治军的忠实信徒,延伸到以法治国,没有丝毫的阻碍,完全是顺理成章的水到渠成。
本次开恩科,明法科的知贡举,才是李中易真正关注的焦点。毕竟,适合工业化的人才,只可能从工厂里出现,而绝无可能产生于官场。
李中易控制地方的手段,主要是如下几点:委派通判或是县丞牵制州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