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味相投,要么是利益瓜葛很深,否则很难成为知交。
儒门信徒们,往往喜欢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各种毒鸡汤一碗接着一碗的灌给众人喝。
李中易偏偏反其道而行,万事先言利,再谈道德啊,社会影响啊,这些都是基础之外附加的东西。
尼玛,在李中易打进开封城之前,贫苦的屁民们一直挣扎在饥饿的边缘,哪有精力谈什么礼义和廉耻?
李中易掌握了开封政权之后,权贵们确实损失惨重,然而屁民们终于可以每天吃上两顿饱饭了。
啥叫解民疾苦?李中易的所做所为便是了!
拿下北京大名府后,李中易再次赚得钵满盆满,单单是俘虏的降军,就达到了十万之多。
经过挑选之后,李中易留下了两万名降军士兵,充作整个大军的辅兵。至于投降的符家军的军官,什长以上的,李中易一个没留下,统统发往西北的军前效力。
这么一来,从近卫军中,以及出征的部队中,又有一大批从讲武堂毕业的军官,被选拔出来,走上了全新的领导岗位。
李家军的持续扩充,大多都是类似的模式,其中最主要的两种方法,一是从降军中选精兵充实辅兵营的力量,以显示海纳百川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