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科,又称大科或是特科,并不是常规的考试,时有时无,主要的目的是选拔出各种特殊的人才。
实际上,李中易对常科中的明法和明算两科,以及制科中的各种特殊人才,抱有不的期望。
明法之才,正好可以选拔进大理寺,大理寺现在最需要专业性的人才。
至于明算之才,却是帐房、税关、丈量田亩等等的可用之才。
至于,制科中特殊人才,因其科目设置的缘故,让李中易更有期待感。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李中易对于进士科的帖经、诗赋以及策论,并不感冒,认为这些不过是无病呻吟的假大空罢了。
这个时代的科举,就和后世的高考指挥棒一样,当权者重视哪些科目,读书人为了作官从而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必定会钻研那些科目。
只不过,李中易并不想冒然取消进士科的考试,反正不授实任官也就是了,都养在翰林学士院内,又没有捞灰钱的机会,多几张吃饭的嘴罢了,没啥大不了的。
等时机成熟之后,李中易肯定会改革进士科的取士科目,很多时候,改革不能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
李中易略微想了想,从朝廷的开恩科诏书下达,到如今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