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臣们,对现在的李中易而言,都成了无用之人。
如今的李家军,已经可以和朝廷的禁军划上等号。军中的军官们,无一例外,都必须是讲武堂出身。
天下万权,兵权至要!
李中易绝不可能将兵权置于外臣的手上,然后出现太阿倒持,反害其主的悲剧!
不过,既然曹、潘两家的下一代,愿意走文途,倒是李中易比较喜闻乐见的好事。
曹璨和潘惟德的参加科举考试,从另一个侧面反衬出,潘美和曹彬都是明白人,知道他们再无掌握兵权的那一日,索性逼迫着儿子从文事方面,来谋取仕途出身。
天下大同的和平时期,就快要来到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做文臣绝对比作武将的前途更加光明和开阔。
不过,李中易哪怕统一了华夏的故土,也绝不可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任由文臣们在军事上瞎指挥。
说句心里话,征服高丽国,甚至是倭国的战略意义,远不如安南那么大。
别的且不说了,单单是安南及其附近诸国,一年三熟的巨大粮食产量,就足以令李中易垂涎三尺!
天朝的治乱循环,归根到底,就是草民们吃不饱肚子了,不揭竿而起,就会被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