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手捧诏书,高声宣读浩荡之皇恩,一为封赏,一为大赦。
不出群臣之所料,李达和被册封为太上皇,薛太妃被册立为皇太后,至于李七娘等人,则按照各自的位分,各有封赏。
按照惯例,李中易正式登基之后,为了方便天下人避讳,就把大名改成生僻字,叫作:李燚。
也就是说,从今日起,燚这个字,就变成了李中易的专用字。谁敢用这个字,给自家的娃儿起名字,就等着掉脑袋吧。
之所以是燚字,主要是经过儒学大师们的考证,前朝大周尚木,木生火,所以,本朝尚火德。
等李中易驾崩之后,读书人在正式场合提及他的时候,都必须是三抬的提法,即:我太祖皇帝。
这里的太祖就是庙号,这里的皇帝,要看接替李中易即位的那个儿子,给他起什么样的谥号了。
一般而言,开国之君的谥号,要么是高皇帝,要么是武皇帝。
比如说,明朝朱棣登基之后,大臣们在奏章中,或是正式场合里,提及朱重八的时候,都要说:我太祖高皇帝。
令大家比较诧异的是,李中易的儿子们,包括最年长的李继易在内,不仅没有封王,甚至连爵位都没有。
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