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大老粗,怎么可能作主考官呢?那文臣们岂不是要闹翻天么?”
兄弟俩相视一笑,并一齐举杯,重重的碰在了一起。
说白了,李中易让出了进士科的主考权,换得了王大虎主持杂科的机会。
反正,从内阁的相公们,一直到各级文臣,都非常不重视杂科的选官考试。
这主要是,杂科选出来的官员,不可能进入翰林学士院里学习,而前朝一直执行的是,不入翰林学士院者,不得为相的潜规则。
李中易重视杂科,这是因为,杂科的科目对于治理整个国家而言,颇有些专业性的成分在里边。
比如说,明法和明算,明法之人,正好选入各地的大理寺系统当法官。明算之人,正好适任各级衙门的同知、主簿等需要计算的岗位。
更重要的是,三司使黄景胜一直抱怨,他手底下会做官的人太多了,会算数的人才,却是屈指可数。
基本上,除了进士科只钻研四书五经之外,杂科的每一项都对应的是,各级衙门里边异常稀缺的人才。
以前,李中易还不敢确定,如今他却敢断言,只考四书五经里的内容,恰好成了阻断攀登科技树的最大障碍之一。
奇巧淫技,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