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比较高之外,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亮度也不太高。
最主要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的蜡量太少了,毕竟原材料有限,哪儿有那么多蜂巢可以用来烧着玩。所以此时的蜜烛还是个奢侈品,就算皇宫里也不能随便使用。
这一点洪涛可以作证,他在宫里待了十天,每日只有半碗蜜烛可以用,这还是皇帝特批的。
可是这种情况到了南宋,尤其是洪涛待过的中后期,情况就会大大改观。当时别说皇宫里了,就算是比较大一些的酒楼都能用得起蜡烛。虽然还不是特别普及,但点根蜡烛也和奢侈沾不上边了,顶多算是比较富裕。
注意啊,是蜡烛,不再是蜜烛了。和后世的蜡烛基本没有太多区别,而且不光有白色的,还有经过染色的红烛。
这是为什么呢?当初洪涛也用鲸油通过化学方式制作过蜡烛和肥皂,对于这一点必须经过详细的研究。南宋时期的蜡烛不再是黄蜡,而是变成了熔点更高的白蜡。
那么这些白蜡是从哪儿来的呢?答案非常有意思,是一种虫子的分泌物,南宋人称之为白腊虫。
具体是什么科什么目什么属洪涛也不清楚,但他见过这种虫子,公的母的都见过。南宋已经有人工大规模养殖白腊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