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卒在所难免。
但最终结果肯定是好的,经过湟州军的协助,新的青塘之主溪罗撒同志掌控了局面,青塘依旧是大宋的青塘,友军也依旧还是友军。至于这位新任的青塘之主叫啥、姓啥,这有关系吗?把准备给董毡的圣旨改个名字不就完了。
这么说朝廷里能不能信、会不会有人揭发是湟州军袭杀了董毡,这些问题更不用担心。任谁坐在皇帝的位子上也不会相信这种说法的,太没道理了啊。
王诜根本就不认识董毡,辖区也离董毡的势力范围有几百里之遥,中间还隔着别的州县,私仇肯定是没有的。
公愤,没错,驸马王诜的人缘是比较次,走到哪儿就祸害到哪儿。但他只是在湟州内部折腾,从来也没出过圈子,连秦凤路都不曾受害,更别提属于熙河路的青塘地区,八竿子也打不到嘛。
既没有私仇、又不存在公愤,一位朝廷二品大员为啥要在战场上突然袭杀了友军的将领呢?这玩意根本说不通。就算是王诜在朝中的仇人,也想不出如此荒谬的弹劾理由。
所以说,什么叫事实?事实就是看谁能把理由讲的更符合逻辑。吐蕃内讧的理由就非常非常符合逻辑,而且还非常非常符合大宋朝的利益。
董毡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