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确保修一处稳妥一处!”这是王安石的观点,同时也获得了满朝文武的赞同。
在修河问题上无论改革派还是保守派都没有太大分歧,谁家都有可能位于水患区域,谁也都不愿意看到年年有水患发生。只要功劳能算在自己这一边、责任让对方承担,就应该支持嘛。
先把功劳从凉王身上抢走、顺手把黑锅扣上去,这个念头大家就不保希望了。这位是个疯子,急眼了什么事儿都能干出来。
退而且其次,功劳既不算改革派也不算保守派,责任嘛,肯定也得凉王自己背。不对,还有个王安石呢,谁让他是举荐人的。
于是说朝堂里出现了一个怪现象,王安石提出的建议,改革派居然大力支持,太少见了。
这些都只是明面上的过场,既然王安石敢提出新的官员任免,肯定私下和皇帝透过风,但说辞可就没这么言辞凿凿了。
这两年由于往幽州路大量投资造成了国库空虚,原本应该用于修缮河堤、治理水患的款项也被挪用了不少,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完全补上。如果真的发生了大范围水患,一旦追究起来皇帝和王安石都要背黑锅。
让凉王出任沿江修河制置使,不仅能向朝野上下昭示朝廷治理水患的决心以安抚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