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怎么叫心腹呢,蔡京就有这个本事,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就听出了弦外之音。不光听,很快就有了计较,这样的臣子不升官都没天理啊。
蔡京的办法就是借着西夏人的手,除掉赵佣这个心腹大患,而且还万无一失。假如赵佣领兵出征赢了,那就以此为由为其安排职务,只要在朝堂里混就不怕找不到毛病。
要是赵佣败了,就更好办,败军之将还不是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更有借口缓立太子。大宋江山不能交由此等无能之辈手中,这个理由说出来谁能反对?
最有可能的局面就是赵佣兵败身死,或者被西夏人俘去,那太子之事就别提了,就算给他朝臣们也不会答应。
至于说放纵西夏兵马南下会不会贻误战机对国家百姓造成更大伤害,古人不是云了嘛,两害相较取其轻。国家这么大,丢点土地算事儿吗?百姓这么多,死几万算事儿吗?皇位不保才算事儿。
本来是个万全之策,没承想凉王突然冒了出来。其实原本蔡京就考虑到了凉王的问题,一旦边关吃紧必定有人会想到他。但这也没关系,还有后手呢。
凉王不出山则以,一旦他执意要北上搭救齐王,那就干脆来个一石二鸟,一事不劳二主,都借着西夏人的手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