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就不该表态。王诜的新政是好,可也没好到能让自己抛弃大半辈子价值观的程度,两难啊。
“无它,请子瞻兄附耳过来。”能让长公主和苏轼见到自己的替身,已经是洪涛最大方的付出了。
按照他的鸡贼性格,此事最好只有自己知道,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危险。下面的安排,每个人只能知道一部分,除了自己之外谁也不能统领全局,哪怕是正在往开封赶的王十。
“……仅此而已!?”被咬着耳朵叮嘱了几句,苏轼有点不相信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这不等于啥都没付出吗?基本就谈不上危险,儿戏一般。
“然也,子瞻兄这一身本领留着有大用,长江学院里的众多学子还指望从中受益呢。难道说兄台不想亲眼看一眼万国来朝、四海升平的新大宋?”
洪涛确实没给苏轼安排什么焊雷管、锯灯泡的尖端任务,一是不想连累这位大文豪,好歹人家还卖力气吹捧了自己一番呢,效果挺不错。以后必须常年吹,找这么一个有能力吹还肯吹自己的人不容易啊。
另外也是不太信任苏大文豪的胆识,古代文人有很多心比天高、胆比鼠小的存在。他们没经历过生死,一切的勇气皆来自书中的畅想,总觉得能和古代先贤一般坦然面对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