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老人高兴评价这词是上佳之作,写元宵盛景而不随波逐流,反衬明显,自成意境,有独幽之风云云.....
作词的正是京城和谢临江并行被人们广为称赞的马原,那马原就坐在下方,他激动起身,然后拱手拜谢,众人都向他道贺,可不只为何,他像是怕什么似的,一下又收住笑脸,连忙坐下,举动十分怪异......
光是这一词,场外肯定会有许多人将金花投给金玉楼了。
先头词唱罢,诗会真正的高潮也就来了,众多才子,才女们开始大展身手,各抒其能。
一首新词陆陆续续被送上高台,若是得到好词的评价,便要唱给在场之人听,那时写词才子便可从她们这几位大家中挑选一位为自己唱词了。
这就是选花魁的重要依据,咏月阁诗会的情况有人时时向外报着的。
毕竟谁词唱得好就找谁唱,唱得好的自然是才艺双馨,当得起魁首,道理是这个道理,可真落到事情上却未必如此了.......
第一个被评为好词,可以杨唱全场的是一位四十多,姓毛的文士,他看起来也没年轻人的气盛和浮躁,看了一下停在诗语面前,然后将笺纸奉上,礼貌道:“有劳诗语大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