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得这么宽这么高,墙体前方倾斜角度比较大,必然是用外檐墙和内檐墙,中间夯土的方式筑成,这样才能保证城头宽阔,来往方便,能放置守城器械。
这样的城墙厚实,坚固,在冷兵器的时代几乎无懈可击。
外坚内柔,能减缓冲击,几乎没有破坏的办法。
攻城只能智取,或是死命爬墙。
曲墙加内墙,拢共两道门,外门在城侧,而且进入之后道路曲折,这种工匠的巧妙设计一下子让大型攻城器械无用武之地,实在巧妙。
.....
不过,李星洲从未想过爬城,也未想过破门,他一开始打算的就是直接破坏墙体。
这或许超越这个时代的攻城常识,但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而且城墙越高越发容易实现,高意味着底部承重大,不稳定,如果有开花炮弹效果必然更好,但如果没有,则需要大量火药不断轰击,炮弹告诉冲击带来的动能就是致命的会墙利器。
火药不够怎么办?
就地配置!
土壤中富含硝酸钾,他已经命令士兵开始在营地外掘土制硝,可惜产量十分低下,而且泸州也没有开元的纯硫磺,他派人回泸州城找过,药店确实有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