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而用之”。
却从未被后人提及,人们说起儒家,多提孔子,孟子也不敢多说,因为孟子是个性子直的革命派。
而荀子......更是几乎没有,说荀子,就相当于把当时皇帝宣扬的皇权的合法性都否定了。
毕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嘛,既然天自有规律,跟谁是皇帝没关系,人们要做的只是发现规律,顺应规律,利用规律就能活得更好,那皇帝意义何在?
皇帝是老天的儿子这点从何证明?
于是董仲舒说了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皇帝的德行作为会得到上天回应,以此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也让皇帝是老天的儿子这点得到证明。
之后这种观点延续千余年,就再没什么荀子的科学精神 。
李星洲叹口气,所谓人定胜天有时不假,但是人定却胜不了人。
如果当初荀子之学深入人心,那么将是另外一幅局面......
人们将崇尚于发现、寻找自然界的规律,然后顺应之,加以利用造福人类自身。而不是把什么天灾人祸归结为皇帝德行。
而因为这种探索深入人心,科技必然会飞速进步,从而衍生各种探索的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