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好好想想,明天来此再辩。
李星洲在一边看得有趣又想笑。
其实两人的争辩还是一种经验总结式的判断,没有深入,也没有科学精神 。
对此李星洲并不奇怪,也没有贬低的意思 ,至少德公比朝中那些老顽固可开明太多。
景国道教与佛教比较流行,新兴起的儒士理学本身就是一种杂糅儒、道、佛的学说。
可学说本身同样不具备科学精神 ,因为往深处追究,人们关于人和自然的关系认知,都是遵循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的。
而且李星洲知道如果不干预,还会一直延续,直到千年之后,沉醉在天人感应之中的人们,被西方无情的炮火轰开过门。
所以对于秋儿,诗语她们,李星洲只让他们看《荀子》,给王府所有的管事和工匠,他都发了一本《荀子》,让他们有空看看,不管识不识字。
科学和根据经验判断总结差距是很大的。
像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变得容易焦虑,不安,恐慌和被激怒呢?
这种问题一出,想必会有无数专家学者,各界名人跳出来给你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说年轻人变浮躁了;有的说是电磁波影响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