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鲁大师曾经进行了极为精辟的概述——读书人的事情,能叫抄吗?
不过考虑到部落里没有马也没有牛,也没有磨坊,为了更加的贴切部落里的实际情况,让部落里的孩子们学习起来的时候更好理解与接受,所以韩成很是顺理成章的就将《小马过河》改变为了《小驴过河》。
并且还将里面的老黄牛给改变成为了曾经在部落出现过的、个头更大的犀牛。
前去磨坊也给改为了想要到小河的另外一侧去吃更好的草。
这样的事情,对于韩成这个文科生出身的人来说,简直不要太随意。
写完之后,自己拿起来看看,欣赏一番,除了字有些难看之外,其余的没有一点毛病。
当然,既然是课本,那么就不能只能是干巴巴的一篇课文。
在每一篇的课文后面,也需要做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东西。
比如在后面将第一次出现的生僻字给标注出来,让人进行多多的读写。
提出一些比较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部落里学习的人进行思考,比如《小驴过河》这篇课文后面,韩成就问道,为什么第一次的时候,小驴没有过去河?后来为什么过去了?通过小驴过河这个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