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刮目相看。”
苏三展颜笑道:“没想到阿兄你居然拿这样谬赞,在我的记忆中,你可是鲜少看得起他人啊。”
苏轼含笑言道:“不瞒小妹,今晚行令之时,崔文卿临场所作的那首诗,真乃非常不错,可见其人诗文才华不会差到那里去,随后他又三言两语调解了谢助教和童擎之间的矛盾,其斡旋之能,其杰出口才,均是足以耀眼,难怪乎他会得到希文先生的赞赏,看来希文先生的眼光着实在不差啊。”
苏三歪着头笑问道:“怎么?莫非阿兄已经完全认可了崔文卿,准备返回洛阳向安石相公复命不成?”
苏轼摇头言道:“今日刚到,我对崔文卿所了解的也只是表面而已,岂能轻易回去复命?还是看看再说,不管他究竟是有才华,还是无才华,我都会目光如炬的看个明白。”
说完之后,他又对着苏三笑道:“小妹,你看人的眼光历来也是不差,所以为兄才将你一并带来,记住,若有机会,就多了解崔文卿一下,不要疏忽了。”
“放心吧阿兄,奴奴省得。”苏三嫣然一笑,笑容犹如山花绽放般美丽动人。
相比起苏轼,司马唐的满腔心思 却不在崔文卿身上,而是完完全全想着折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