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大放厥词?”王别驾怒声一问。
英伟公子微微一笑,不慌不忙的言道:“在下苏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怎么地,莫非王别驾也想与在下辩驳一番不成?”
话音落点,众士子全都惊讶愣怔住了,一片七嘴八舌的议论之声:
“噢呀,他就是苏轼?当朝翰林院知制诰,新科榜眼苏轼?”
“怎会这么年轻,看起来不过二十岁吧?”
“是了是了,人家可是京城四大公子之一,果然生的是英俊不凡。”
“这苏轼摆明了是为崔文卿说话,这下又有好戏看了。”
……
见到苏轼携小书童苏三到来,崔文卿连忙笑着拱手道:“不知苏兄何时前来的?”
苏轼哈哈大笑,拱手道:“在下也是刚到不久,恰好听到文卿兄高论,实乃备受震撼,在我眼中,文卿兄可是难得的经纬之才,即便是在下,与崔兄相比也好比是流萤相对皓月,即便是赘婿之身,也超过同辈多矣。”
没想到堂堂文坛妖孽苏轼居然对崔文卿的评价如此之高,围观所有人都感觉到了震撼不已。
以苏轼的身份地位,断然不可能去拍崔文卿的马屁,专门为其说好话,相信一定是有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