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颤抖着,双目几乎快要喷出火来。
而一听到司马唐的状元乃是侥幸得来,不少人更是面露错愕之色,今夜本就有不少参加过去岁科举,深知其中内幕的士子们在场,一阵哄哄嗡嗡的议论之声,人们这才一片恍然。
原本去岁科举,知贡举乃是当朝吏部尚书欧阳修,因为苏轼在文坛风头极盛,故而欧阳修一直对其甚为青睐,更将他视为了二十年后的文坛盟主。
举行殿试之时,苏轼所作文章首先是送到了欧阳修这里,虽然姓名全是密封,但欧阳修还是一眼看出这篇文章乃是苏轼所作。
原本依照苏轼的文才,位列一甲状元并非难事,只是欧阳修一来顾及到苏轼年轻尚轻,有心压一压他,权作磨砺,二来他与苏轼毕竟相熟,若是将苏轼点为状元,只怕会遭人说闲话,于是乎,欧阳修才判了苏轼文章第二,屈居于榜眼。
而第一名状元,在机缘巧合之下却被司马唐所得。
故此,在表面上,司马唐为状元,苏轼为榜眼,然实际上两人所得名次乃是颠倒的。
此际苏轼气昂昂的对着司马唐叫板,并暗中以此事讽刺了一句,可谓不偏不歪的戳中了司马唐的痛处,更令他下不了台。
没想到雅集刚刚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