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能置信之色。
苏轼也没有待她发问,继续轻叹解释道:“开国郡公之所以只需要缴纳一成半的赋税,乃是因为朝廷对于功勋大臣在赋税方面本就有优惠,延伸至地方州郡,一些豪门大族,当地功勋人家亦或是受到恩泽的家族,在赋税方面均会有着不小的优惠。”
崔文卿开口问道:“李师爷,目前陆氏赋税几多?”
李师爷显然提前做足了功课,想也不想就如数家珍的言道:“启禀崔大人,江东陆氏乃江左豪门大族,又是江南四大豪族之一,按照当初朝廷与陆氏族长的约定,陆氏赋税为两成。”
“两成,实在很可以啊!”崔文卿叹息一声,继续言道,“这些农人之所以甘愿成为陆氏的佃农,乃是因为成为佃农之后,便可以享受朝廷的两成赋税,当然,陆氏也会对佃农收取一定钱粮,但铁定比朝廷收取的赋税要低得多,故而农人们才会心甘情愿的成为豪门大族的佃农。”
宁贞终于听明白了,讶然道:“这么一来,原本属于朝廷的赋税岂不是落入了这些豪门大族的手中?面对如此乱相,为何朝廷却不整治?”
“此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太难。”苏轼摇头轻叹道,“先不说这等赋税方法目前已经实施了数百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