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这一经济杠杆,调解整合甚至是开辟新的市场,再带动更多产业化发展,新的税源也就源源不断,而我们四州的赋税收入也能够大是充盈,自此富足于天下。”
苏轼虽然有些不明觉厉,然出于对崔文卿才能的信服,依旧被他忽悠得心旷神 怡,大是赞叹言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文卿兄果然高超。”
然而就在此话落点,厅内突然响起了一个好听的女声:“崔大人,小女子尚有一问:你如何能够确保你的投资就能够赚取不菲钱财呢?”
闻言,崔文卿和苏轼愕然望去,只见正堂通往里间的廊道旁正站着两个美丽的身影。
一为崔文卿的贴身丫鬟荷叶,另一个则是苏轼的书童苏凝,而时才出言之人正是苏凝。
其实在崔文卿与苏轼商谈之初,两女就已经从廊道进入了正堂,只因当时崔文卿苏轼谈兴正浓,两女才没有出言打扰,而是一直躲在屏风后偷听。
待听罢崔文卿的豪言壮语,向来娴静如菊的苏凝却有些忍不住了,开口提出自己的疑问。
看着崔文卿愕然的目光朝着自己望来,苏凝俏脸儿不知不觉又红了,长长的睫毛轻颤数下,竟是垂下了眼帘,不敢再去看他,心内也甚是懊恼自己为何会冲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