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京畿东道,却因地处偏僻,隐于群山之中而侥幸逃脱了兵乱之劫。附近幸存的百姓全都逃到青山镇。人口的大量涌入,倒使得青山镇繁华热闹了许多。
也正是这样,在兵荒马乱的现在,刘树林才能靠吃百家饭活下来。只是有一点,逐渐长大的他想进镇当个伙计或者找份工做,但当人家老板看到他半边脸,个个头摇的跟拨浪鼓似得。
无奈之下刘树林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放牛、割麦、劈柴挑水,什么脏活累活都干,只为了求口饭吃。
就这样刘树林浑浑噩噩地度过了十六个春秋,转眼间到了腊月,由于时近新年,各家的杂活变得繁多,刘树林自然也忙得不亦乐乎,他只希望能攒点钱,置办件新衣裳。
镇东头的谢家是青山镇有名的大户人家,家中良田千亩,牛羊遍地,光雇佣的长工就几十个。据一起来的短工说,谢家原本不是青山镇的,是为了躲避仇家才搬过来的。
刘树林满脸不屑,说道:“谢家这么大的势力,连镇上的丁举人都卖谢家面子,有谁敢和他们家作对?你这不是瞎扯么。”
“刘树林,你小子还是没见识啊。”那短工噗嗤一笑,转头四顾,见没人低声说道:“谢家是有钱,可比他家厉害的多了去了。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