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弟,平日里抛头露面,认得自己的人也不少,陈沐在附近游走了一番,没有找到潜回家中的机会,到底还是离开了。
他在市井街巷之中穿行,不多时便来了城西的茅龙馆。
茅龙馆在新会很是低调,但文人墨客但凡来到新会,若不到茅龙馆走一遭,那就算是白来了。
茅龙馆只是一家店铺,*茅龙笔。
茅龙笔又称白沙茅龙笔,乃起于明朝,出自于理学家,书家陈献章,此老偶得灵感,捶打白茅,浸泡过后而得笔,因无笔锋,故是留了飞白,书写起来气势豪放,刚劲如龙,遂得茅龙之名。
又因陈献章乃是明时屈指可数的书家,世称陈白沙,所以也将此笔成为白沙茅龙笔,虽过了几百年,但仍旧是新会最有名气的特产。
这茅龙馆也不仅仅只是卖笔,而是以笔会友,到访的文人墨客,都会在此留下诗词墨宝,若得此间主人赏识,还会馈赠特制的茅龙笔,文人皆以此为荣,四处夸耀。
龚夫子乃是宁城义学的教授,在江门新会都是有头有脸的人,与茅龙馆更是往来甚密,每次来授课,要么住在陈家,要么便是在这茅龙馆。
陈沐到了茅龙馆之后,也不敢走正门,绕到后门,迟疑了片刻,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