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最适合的尺寸参数,最后在人体临床测试,没有好几年的时间根本下不来。
还好,有郭泰来在,直接第一步就省了至少两年时间。
当然,在职博士生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够轻松拿下的,郭泰来只能说是按部就班的操作,稳坐钓鱼台,耐心的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就是不知道某些等待的着急的家伙们,会不会因为这个而等出个好歹来。
中午吃完饭,两人都没有分开,而是回到杨教授的办公室,直接拉了一个综合论文的提纲,从原理到数据,确定纳米微针的尺寸参数,动物实验结果,临床试验数据等等,到最后结论。
基本上按照这个提纲填充完毕,充实试验图片和数据,最后得到准确结论,这篇论文就直接出台了。
当然,接下来就是林嘉怡负责出面和学校谈合作研发的协议,专利权划分等等具体的条款了,相信用不了太长时间,一切就能定下来。
而郭泰来只要等着杨教授安排的研究生做完动物实验之后,就可以动手按照提纲撰写论文填充数据了。
从学校出来,已经快下班了,郭泰来就不再赶去公司,等到师姐下班陪她一起吃了晚饭,然后就讨论起给师姐的通勤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