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黄铜同时作为货币流通。
这种货币政策的本质还是黄金,参照的正是十六世纪的英国。
在纸币出来之前,英镑两字的真实写法应该是英磅。
磅是重量单位,在旧英体制下,1磅白银=20先令=240便士。
先令是一种金币,而便士则是小额的银币。
这种政策保证了货币的稳定,为之后白银逐步退出市场,执行以纸币为主要流通手段的金本位制提供了可能性。
而英国也正是在十六世纪开始崛起,并且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完成工业化的国家。
在十八十九世纪的英国,英镑的含金量极高,接近100%,每1英镑含7.3克纯金(规定一英镑纸币可以兑换7.3克黄金,每增加7.3克黄金,增印一英镑的纸币)。
很多人把当时的英镑形容为金镑,虽说名义上是纸币,但本源上却是货真价实的金币。
从1717年牛顿确定黄金价格算起,到1816年英国从法律上确定金本位制,再到后来1815-1914年这一百年的霸权时期。
金镑制度在英国存在了200多年。
而英国之所以能够在1815年战胜法国,使后者惨遭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