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研究刚刚到手的五杆火绳枪,这个时代大明人称呼火绳枪为鸟铳。
这个名称有可能是赞美火绳枪能够射落飞鸟而得名。也有可能是因为火绳枪的触发结构在点火时如鸟嘴啄水的缘故。
明末殉节的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范景文就曾经这样描述鸟铳:“后手不用弃把点火,则不摇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
由此可见只要是精工细作的火绳枪准头还是有的,按照历史记载汉人生产的火绳枪质量领先这个时代。
此时欧洲工匠打造的火绳枪内壁无比粗糙,以至于枪手会连着包装纸和铅弹一起塞进枪管才能够捣实不漏气。
戚继光时期,蓟镇使用的火绳枪内壁经过汉人工匠细心打磨处理,无需混合包装纸,铅弹能够较好的吻合光滑的枪膛,因此五六十步距离的命中率达到范景文描述的十发有八九中。
黄汉前世有把玩了十几年的气枪,经常偷偷打麻雀回家烤着吃,有良好的射击基础,枪法顶呱呱,真的可以在五十米内射落电线杆上的小小麻雀。
射击是相通的,因此黄汉变成了明军骑兵后两个灵魂交融导致射箭技艺没有退步还拔高一筹。
黄沂州其实不太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