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才会大有希望。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小日本的实力拿明末的建奴相比强了无数倍。
民国政府拿末代大明的实力相对比弱了许多,但是政府掀起了知识青年从军运动,广泛动员学生参加青年军,进行缅北大反攻、打通了中印公路为抗战发挥了积极作用,最终等来了小日本的投降。
如果大明的童生、士子也能够有“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豪情,有投笔从戎的壮举,区区建奴亡国灭种就不远矣!
黄汉答应高有谋的请求,道:“如此本官也以见习主簿的职务上报兵部报备,高公子以为如何?”
高有谋大喜一躬到地,道:“卑职谢将军成全,您放心,卑职在军中一定多做事少开口。”
第二天黄汉和郭必昌、高有谋求见郑国昌,老高第其实是郑国昌的前辈,两人虽然私交不厚也算相熟,黄汉留下高有谋当见习主簿才多大事?
在明末,大凡秀才公、举人、进士愿意去军中效力基本上都能够得到满足,而且会优先升迁,最有说服力的例子就是袁都督的发家史。
袁崇焕乃是万历四十七年的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而且排名靠后,以他这样的出身如果从一个小小从七品下县知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