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内容的文章层出不穷,如同口诛笔伐般犀利,直指崇祯的过失,让天下人都知道在这位皇帝的统治下,不仅仅民不聊生,还由官不聊生发展到王不聊生。
总而言之一句话,崇祯这个皇帝太差了,在他的治下绝大多数人都是受害者。
一石掀起千层浪,襄王、唐王、秦王、瑞王的前车之鉴,朱家王爷也坐不住了纷纷上奏朝廷给予藩王、郡王自由,给予他们选择居住地的权力。
有不少王爷的奏疏是用求肯的语气,阐明万一封地遭遇建奴、流寇祸害请求允许他们离开封地躲避。
有些王爷目的不纯,他们要求得到兵权好捍卫自己的封地。
本来就被国事搞得焦头烂额的崇祯又被朱家家事搞得疲惫不堪,皇族群情激愤,崇祯只能选择妥协,再次派遣缇骑捉拿内江王朱至沂、华阳王朱至惠被搁置。
皇权屡次受到挑战,皇帝不得不一再退让,朝廷的权威性大打折扣。
各地藩王、郡王等等皇族得知蜀王系两位郡王没有被问罪的消息后,都有了想法,蠢蠢欲动的不在少数。
连文艺青年潞王朱常淓都写信派遣宦官联络诸王,他还特意让同胞兄弟长垣王朱常坒带一些人偷偷地赶去天津卫乘船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