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阵五十里就是极限。
接下来几天斥候战天天有得打,互有伤亡,“红旗军”骑兵不占优势。
原因很简单,参与斥候战的有很多根本不是“红旗军”正兵,而是渴望立功得到赏赐、得到转正待遇的蒙古轻骑兵。
憨子、杨大年、桑羽等等轮流担任前锋,往往清军发现了拉下面甲的骑士成群结队涌来就开溜,因此没有得到多少斩获。
锦州西、南的战场上,宋鹏飞、孙元化、郑孝文发动的攻击犀利无比。
驻防塔山一线的“红旗军”跟清军对峙了太长时间,早就把敌人摸透了,针对性的演习不知道进行了多少回,把许多老兵搞得不堪其烦。
终于得到了推进命令,炮火覆盖下,米尼枪手掩护下,武装到牙呲的刀盾手携带钢盾一个个战壕逐一争夺。
很快,没有战心的清军形成了投降潮,这一次的攻击太顺利,三天时间不仅仅是把防线推进了十里,锦州南、锦州西的阵地一股脑全拿下了。
锦州城头有红夷大炮,而且总数不少,“红旗军”的第一道防线离城墙十里,投降的一万余清军熟门熟路,现如今都乐呵呵为“红旗军”服务。
跟着建奴干太苦了,一天吃两餐杂粮连七成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