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袁熙、袁尚两位公子在将军账下,可能如齿外之唇般,抵御风寒么?”
公孙康默然。
邵阳继续说道:“若有朝一日曹丞相大军压境,不知袁熙和袁尚公子,可肯为将军之先锋么?”
公孙康继续沉默。
邵阳总结,“所以,我杀袁熙、袁尚,并非唇亡齿寒的道理,也不是杀鸡儆猴的道理,实在是为了救将军于水火之中。”
左贤王冷笑,“阁下好一张利口,江东孙策,荆州刘表,甚至我听说,当今天子还有‘衣带诏’……恐怕此时还自顾不暇吧?何来水火之中一说?”
邵阳微微一笑,“曹丞相帐下,文有荀彧,贾诩,程昱之谋,武有夏侯惇、夏侯渊、曹仁、许褚之勇,昔日袁绍公在时,带甲数十万,尚在官渡一战尽没,如今刘表、孙策,不过疥癣之疾罢了,弹指可定。”
此时曹操新胜袁绍,袁熙、袁尚狼狈逃窜于辽东,正是曹操威名最盛之时,所以邵阳这番话,旁人也不好反驳。
邵阳望向公孙康,“正因为如此,只要公孙将军不惹怒曹丞相,曹丞相自然也不会与将军为敌。我来之时,曾得曹丞相口谕,若将军肯将二袁斩首送至冀州,他愿意为将军向当今圣上请命,封将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