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孙杨氏有意考较,邵阳却是不慌不忙,在一旁说道:“古人评价颜筋柳骨,颜,是说颜真卿,评论他用笔肥厚粗拙,显得筋健洒脱;柳是指柳公权,棱角分明,骨力遒劲。”
“您老这一幅字,兼取了两人笔法精髓,点画劲健,墨无旁溢,筋骨相连而有势,字顿之间,深藏三味,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上品……”
邵阳侃侃而谈。
评论完笔法,邵阳话锋一转,自然又转到《道德经》上,对于孙杨氏文字之中的字字句句的引用,尽都了如指掌,不但剖析出原本的蕴意,更是将孙杨氏摘录在这里,所要表达的用意,也一一分析揣测,入木三分。
邵阳倒也不全是虚言,孙杨氏的引用确实透露出了她的思 索和理解。
不是对《道德经》谙熟于心,不可能做到这么写意。
不着痕迹。
一旁的孙儒家主早已经听得目瞪口呆。老实说,在他这一辈,深悉书法之人已经十分罕见,更何况比他还要小一辈的邵阳?
但听邵阳此番言论,书法造诣、道德经的理解……显然都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
孙儒也不由由衷佩服。
孙杨氏听得却是眉开眼笑,越看邵阳越是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