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一个比较出名的清客还是很容易的。很快手下就有了回报。
郑一平,字青云,父乃青皮出身,后入县衙成为壮班,母为扬州名妓,梳笼之后,被为台州海商的恩主赎身收归府里,后因大妇嫉妒,在其举家迁往扬州时,被卖入盐城妓馆。
幸运的是当时因为战乱,妓馆老板急着离城,被郑一平之父以百两银子赎身,又请县衙的主簿出面为郑母消籍为民,至此郑母从良嫁人,生了郑一平这独子。
作为古代的名妓,相当于现代的演艺明星,不但要擅长歌舞音律,更要有不俗的诗词造诣,才能与各方名仕交谈,为青楼带来名声利益。可以说是古代难得的知识分子,各方面都完爆现代那些号称才女的明星。
自小受母亲教导郑一平不但擅长丹青音律,且自小混迹坊里,为人灵通圆滑,有急智,曾经16岁未及冠便被当初的盐城知县聘入幕中,成为县尊幕客,如果不是年龄太小,当个师爷也不在话下。
不过虽然胸有智慧,但是郑一平一直想要通过科举走上人上人的地位,可惜其父衙役的身份尽管在街坊里受人敬畏,但却属于贱藉,子孙不可参加科举。其母虽然贤惠,又脱去了贱藉,可到底出身卑微,名声不好,就算入学也不会有老师肯教。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