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蒿子粑。
“咱们中土古老传说中,人的魂魄在这暑气大热的天很容易游离身体,也就是俗称的失魂症,必须用一种特殊的粘性食物给粘住,于是桐城就产生了蒿子粑这样的风味小吃。”
车晨一边给大家讲解这东西的来历,一边看着摊主手脚麻利的将剁成碎末的蒿叶放在水里漂洗一下,去掉多余的苦味后待用。
然后油锅里放入腊肉丁,蒿子碎末,加点调味的作料,炒熟后加水烧开,放入糯米粉揉成团,揪出一团,按扁就成了粑。其实就是按扁的糯米团子。不过不是那种打出来的糯米糍粑,北方称作年糕。
再把蒿子粑放在锅里加入香油炸,熟透后的蒿子粑,是那种两面金黄还能看见蒿子绿的颜色,脆壳子里面的粑瓤子却绵软筋道,口感跟糯米糍粑差不多。
蒿子粑的特色是又有嚼劲又香,这种香是乡野的气息,可以说是与其它任何食物的香气都不同的。
车晨当然知道泰山蒿里的传说,但是从小生活在北方,可能是品种不同,很少能吃到用蒿子做的食物,对这种南方传统小吃很感兴趣。
而且他还发现,这种蒿草却是有一定安定神 魂的细微作用,也不知道是大明世界充裕的灵气的作用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