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交给兵仗局检验。虽然东宁岛那边已经愿意奉上三千火枪与十门大炮作为附加的聘礼,实际上就是献给皇家的。但是这种军国利器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更为妥当。
之所以是交给兵仗局仿制而不是规模更大的兵部军器局,便是未免消息泄露出去。毕竟兵仗局作为二十四衙门是属于皇家私人亲信,而兵部军器局确实属于官家的,里面不说跟筛子一样也差不多,保管火器交给他们研究之后,不出三天情报就能传到大明上下甚至金国那边去。
反而是内监衙门这边,有胆敢走漏消息的,本人杖毙家属获罪都是轻的,皇家打死几个犯错背主的家奴难道还碍着谁了?外庭那边根本就管不着,想管也管不了。
所以也不怪是万历皇帝那般到各地收税都喜欢用太监了,实在是太监很好用,虽然难免贪财一点,可到底这税金是落在皇帝口袋里的,要是换做文官下去收税,那么不说收上来多少钱,不给你把事情搅黄了就不错了。
当年江南读书人主持抗税,最后还被广大清流们立碑赞颂,并且广为流传,好像皇帝派来的税吏都是罪大恶极的,对百姓收点税就是与民争利一样。这在后世人看来根本是不可思 议的事情,国家收税天经地义,反而抗税的还成了英雄?这到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