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应此时反而疑惑了,甚至感觉迷茫。封爵开国武功县侯,这倒没有什么,有唐一代,爵位相当泛滥,他这个开国县侯,事实上才是唐朝爵位制度里面的第七等。大唐凡爵九等一曰王,食邑万户,正一品,二曰嗣王、郡王,食邑五千户,从一品三曰国公,食邑三千户,从一品四曰开国郡公,食邑二千户,正二品五曰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从二品六曰开国县侯,食邑千户,从三品七曰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正四品上八曰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正五品上九曰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从五品上。
让陈应疑惑的是他只是开国县侯,然而食邑却和开国县公相当。另外疑惑的是唐朝的总管后来改为都督,这个总管性质类似于后世大军区级别。七州三十四县,但是灵州总管府的辖境,几乎与后世李隆基时代创立的灵武节度使职权相当。事实上陈应此时的实职,仅相当于从三品。
爵位县侯也是从三品,勋官大将军,也是从三品。但是却给了他一个金紫光禄大夫的散爵,赐了一件紫色官袍,一件金色甲衣,金银制钱千余枚。
陈应此时是从三品按制官衣为朱色,紫色乃是从二品以上官员的官衣色,对从三品官员赐紫是一种荣耀,算是一件精神上的鼓励,不算是实质性的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