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加强了两翼和背后的工事挖掘。
在张锐的强调下,这些官兵很重视工事,也善于挖掘,战壕,猫耳洞,可以防止普通炮弹的轰击。
比如,为了省略坑道和猫耳洞,替代性的方法是,将战壕一节儿宽,一截儿很狭窄,战斗的时候,在宽的地方,避炮的时候,人躲避在很狭窄的那里,就是鬼子的曲射炮弹飞过来,也有一定角度,很难正中战壕中的人。
这些细节的经验和技术,正是特种兵的张锐所擅长的,都传授给了部下。
战斗实际上是从张锐部队的后方,第二个伏击圈儿先打起来的。
既然如此,张锐就指挥那些游动的卡车炮兵,高射机枪兵朝那边先过去。
战场范围很大,中日双方的指挥都是用无线电报话,可以即时指挥,非常灵活。
日军将两个步兵大队配备的火炮,都集中到了八里店的寨墙上,虎视眈眈,准备在关键时刻,炮火洗地!
炮火洗地是日军能在中国战场上横行霸道地主要原因之一。
为什么国军的正面战斗中,兵力损失惊人?
往往不是真正的战斗射击。
日军习惯上先一阵炮火猛击,清除障碍,对当时的中国军队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