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一带的吴中口音的人,十有八九都是丝绸商人,偶尔也顺带着做些棉布生意。
只是这支商队却不是做丝绸和布匹生意的,他们贩卖的却是一些香料。
若是那种上等的沉香,精制的麝香、檀香等香料也就算了,那种香料的确很受西域一带的欢迎,价格高昂,但这些人用来交易的香料,却是一些用来佐菜的香料。这些香料的价格在巴东郡这边还不如一些干菇山菌,而且最为关键的是,这支商队所带的货也不多,装货的货车就头尾各两辆,载人的马车倒是足有七辆。
这些人哪怕把这些货卖出个好价钱,恐怕都抵不过这些人远道而来的人工钱。
这些人也根本不做其它生意,和人商谈卖这些香料,也是一副可有可无懒气洋洋的劲道,这只要有人认真打量了,第一时间得出的结论就是这支商队根本就不是正儿八经的商队,而是别有所图。
而且光看其中一些人的神 色,李三鱼就觉得他们是一股在这里事情已经办完,没有耐心再多停留的神 色。
这些人接下来只是卖了数分之一的货,就已经在备马准备离开。
在这段时间里,李三鱼发现这支商队中人对于其中的五辆马车防卫甚严,明显很刻意的不让人接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