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同时建议派出特使联络吴国,以割让城池为条件,求得吴国配合,出兵切断郭威后路,郭威军心必乱,而己方胜算大增。
皇上年轻,且气盛刚愎,对李业的纸谈方案深信不疑,口吻之间,尽显无需争辩的意思 。
隆煜久经沙场,又曾为郭威帐下先锋,对郭威的带兵用兵之道颇为了解。
郭威征战多年,实战经验极为丰富,且天雄军之训练素养,绝非天威军能够比拟。至于禁军精锐,守守城或许可以,真拉出去野战打突袭,恐怕连郭威的皮毛都伤不到。
唯一能让隆煜称赞的便是李业提出的借吴国之力断郭威后路的计策,但若是以割让城池为代价,隆煜总觉得有那么点恶心。
但那种情景之下,隆煜已然失去了话语权,只有听从的份,绝无质疑的权。
而皇上见隆煜不语,更以为此计绝妙,兴奋之下,当场便拟旨宣召郭威进京述职。
八百里加急,到中午这会,估计郭威已经接到了圣旨。
郭威绝非任人宰割之辈,如此意图彰显的圣旨必然逼得郭威起兵造反,而邺都一旦有了动静,那么埋伏在邺都的眼线便会以飞鸽传书的形式将信息传递回京城。
如果不出意外,那么最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