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冲突,早已传到了刘仁轨的耳里。既然皇帝对吐蕃人是强硬的立场,刘仁轨也只能迎圣意,勃然作色道,“所谓君辱臣死,老臣虽年迈,但也能上阵杀敌!”
刘仁轨已八十有余了,若真的上战场,估计还没走到青藏高原,已丢了半条命。杨耀笑了笑道,“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统筹出征的主帅,非老仆射莫属。但老仆射不必亲身犯险,上阵杀敌自有良将。朕唯一可虑的是,讨伐吐蕃乃是一场举国动员的战事,关中的兵员不足,必须要扩军备战。能否请老仆射再拨些折冲军府交给将门虎子薛讷?”
刘仁轨微眯着眼儿,原来皇帝转弯抹角的,就是要他再交点军权出来。眼下,薛讷管辖的折冲军府只有十八个,而刘仁轨管辖的折冲军府有七八十个,关中大部分的军权还掌握在刘仁轨的手里。
当然,皇帝开出的交换的条件,其一是给他讨伐吐蕃主帅的声名,洗刷他之前青海湖之战,和李敬玄闹别扭,导致兵败的恶名。其二,就是卖给他一个人情,继续巩固他长安百官之首的地位。
若刘仁轨牢牢掌控关中大部分的兵权,皇帝还能有什么安全感,长此下去,必须会引起皇帝的猜忌。不如和皇帝妥协妥协,再交出部分的兵权,和皇帝达成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