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儿子,一定不会比别人差。
“今年我要多种三亩地,明年一定要租一头耕牛。”
男子的想法,是如今冀州大多农夫心中所想。
无数年来,他们吃不饱,穿不暖。
但是如今,他们终于看到了希望。
就算他们不行,他们的子孙也一定能够吃饱穿暖。
这就是他们的希望。
有了希望,他们充满干劲。
他们不再麻木,即使每天很累,可是他们欢喜。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
他们仁慈的州牧——赵徽。
赵徽的名字,已经深深的烙印在冀州的百姓心中。
冀州正在休养生息。
赵徽经常也会到城外视察,他喜欢看到百姓脸上的幸福笑容。
只有笑容,才是对他的肯定。
“耕牛还是不够。”
赵徽看着田野中,农夫多是用自己的双手。
如果有耕牛,他们一年能够耕种的面积还可以大幅度增加。
冀州现在不怕没有土地,而是很多土地无人耕种。
黄巾起义的时候,很多人无田可耕。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