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来自dec的挑战,当时的ibm已经是全美最知名的商用机械公司,但是面对dec公司的崛起,ibm却显得十分无力,因为当时的ibm公司管理层过于驳杂,官僚主义严重,意识浓厚,业绩下降,人才凋零,积习难改,回天有点乏力。”
向雪点头:“当时这件事大家都知道,ibm几乎就快完了。”
“如果没有私募股权融资,ibm还真就完了。幸好ibm接受了巴菲特的私股权,然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裁员、重组、并购,ibm才重新活了过来。其他的像微软、谷歌、苹果、雅虎、亚马逊等世界知名企业,你仔细分析的话,也都有私股权融资的身影。”
向雪纳闷了:“听你这么一说,我能不能得出一个结论?私募股权进入的时机,好像都是在企业濒临倒闭,或者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的时候,pe就让这些企业重获新生?可是boya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新公司,用不着私募资金进来大换血吧?”
“我只是想说明私募股权融资所能起到的巨大作用,并不是说它只能适用在这种场合。新兴的中小型企业由于知名度的关系,引入私募资金其实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国内的私募股权与国外相比,有我们自身的特点。”